亚美体育官方地址电话介绍

你的位置:亚美体育官方地址电话 > 亚美体育官方地址电话介绍 > 神话:八仙—韩湘子

神话:八仙—韩湘子

发布日期:2025-01-23 16:54    点击次数:76
一、历史中的韩湘 图片 (一)出身与成长 韩湘出生于唐朝德宗贞元十年(794 年),出生于安徽宣城,家族背景深厚。他的父亲韩老成为韩愈的侄子,韩湘作为韩愈的侄孙,成长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族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韩湘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他日后的科举之路奠定了基础。 (二)科举之路 韩湘在科举之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他屡败屡战,锲而不舍。为了求取功名,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唐代诗人姚合有《答韩湘诗》:“子在名场中,屡战屡败北”“昨闻过春闱,名系吏部籍。三十登高科,前途浩难测。”经过不...

一、历史中的韩湘

图片

(一)出身与成长

韩湘出生于唐朝德宗贞元十年(794 年),出生于安徽宣城,家族背景深厚。他的父亲韩老成为韩愈的侄子,韩湘作为韩愈的侄孙,成长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族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韩湘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他日后的科举之路奠定了基础。

(二)科举之路

韩湘在科举之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他屡败屡战,锲而不舍。为了求取功名,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唐代诗人姚合有《答韩湘诗》:“子在名场中,屡战屡败北”“昨闻过春闱,名系吏部籍。三十登高科,前途浩难测。”经过不懈努力,韩湘终于在唐穆宗长庆三年(823 年)登进士第,成功进入仕途。

(三)官职生涯

韩湘登进士第后,被江南两道、宣州刺史崔群辟为从事,授校书郎,任江西从事。在此期间,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责任心。后来,韩湘官至大理寺丞。大理寺是唐朝最高的司法机关,韩湘在这个职位上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然而,大理寺的审案过程中常常存在逼供信、屈打成招的情况,这让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韩湘陷入了困境。他既不愿阿谀奉迎皇帝和权贵,泯理枉法;又不能违背皇帝和权贵的旨意,秉公执法。最终,韩湘选择辞官归隐,出家修道。

二、韩湘与韩愈的关系

图片

(一)身份之争

关于韩湘与韩愈的亲属关系,有侄孙说、叔侄说、舅甥说三种不同说法。侄孙说的依据主要来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史料记载,韩湘,字北渚,其父韩老成,乃韩愈二兄韩介之子,故韩湘是韩愈的侄孙。叔侄说在一些古籍中有记载,如明朝时期的《永乐大典·卷九百四·诗》中略称“唐韩文公侄韩湘”,但这种说法存在矛盾,后文诗名又说是侄孙,容易给人造成误解。舅甥说则见于宋朝时期的《太平广记·卷五十四·神仙五十四·韩愈外甥》引《仙传拾遗》记载,称韩愈外甥忘其名姓,幼而落拓,故事与韩湘相似。这三种说法体现了韩湘在不同文献中的身份差异,也反映出后人对韩湘与韩愈关系的不同理解和演绎。

(二)文学演绎

韩湘在韩愈的诗作中有着重要的体现。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途中,韩湘从长安一直将其远送至蓝田,韩愈为此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成为千古名句,充分体现了两人关系的亲密。此外,韩愈还有《赠族侄》一诗,虽说是写给远房侄儿,但后人据此推测韩愈这位族侄懂得一点道术,后来为了流传的确实及可信,便将这位族侄坐实到有名有姓的韩湘身上。在《祭十二郎文》中虽未明确提及韩湘,但从文中可以看出韩愈对家族晚辈的关爱之情,也可间接联想到韩湘作为韩愈侄孙所受到的影响。在其他文学作品中,韩湘的形象也不断被丰富和演绎,如在一些神仙志怪小说中,韩湘被描绘为具有神奇法术的人物,与韩愈的互动更加充满奇幻色彩。

三、韩湘子的民间造神之路

图片

(一)有“奇术”阶段

在唐朝时期,韩湘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物出现。在同时代的博物类志怪传奇小说集《酉阳杂俎·染牡丹花》中,韩湘展现出了独特的“奇术”。他不但可以改变牡丹花的颜色,还能在牡丹花瓣上显诗。晚唐五代时期杜光庭的《仙传拾遗》中,韩湘以韩愈外甥的身份出现,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身怀绝技、挟术自售的奉道求仙者形象,并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虽然在这一阶段,韩湘只是神仙韩湘子的雏形,并没有完全认定就是韩湘子本身,但他的这些神奇能力为后来的民间造神奠定了基础。

(二)半人半仙阶段

到了宋朝时期,韩湘的形象变成了韩湘子。北宋仁宗、哲宗时期,刘斧编纂的志怪传奇小说集《青琐高仪》中,韩湘子不但会“巡酌”开花,而且会作诗。民间诗人张炎等人更是把韩湘顷刻开花的奇术作为写作素材进行吟咏。之后,这一奇术作为文人诗文、笔记等雅文学的题材逐渐在人文阶层流传,韩湘子明显具有一定的神仙味道,甚至是被作为不折不扣的神仙而被诗文收录。

(三)进入仙班之列

元明清时期,通俗的戏曲小说成为叙事文学的主流,韩湘子的传说得到发展繁荣。作为“八仙”中的一员,韩湘子肩负着度化韩愈的使命,其形象频繁出现在元代的神仙道化剧中。有纪君祥的《韩湘子三度韩退之》,赵道明的《韩退之雪拥蓝关》和《韩湘子三赴牡丹亭》。此三剧在《太和正音谱》和《录鬼簿》中都有剧目,故事主题在于度化韩愈。到了明清时期,小说和说唱类文学中的类似故事更加普遍。明代主要有《东游记》《韩仙传》《韩湘子全传》《韩湘子升仙记》等。清代有《全图韩湘宝卷》《蓝关雪(弹词)》《九度文公(鼓词)》等。在这些作品中,韩湘子的形象基本定型,完全进入仙班之列。

四、韩湘子的形象特点

图片

(一)外在形象

在宋代社火中,韩湘子是身披蓑衣、手提花篮的形象,给人一种质朴而神秘的感觉。众多民间美术作品中,韩湘子最常见的造型是横吹笛子或者吹箫,尽显斯文公子的气质。不论是花篮、横笛还是箫,都是韩湘子随身携带的法器,这些法器不仅是他身份的象征,更是他施展法术的重要工具。他手持洞箫,以音乐行走天下,英俊少年或斯文公子的整体形象深入人心。韩湘子身犯“杀”劫,其形象代表“富”,这种富有并非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富有,他拥有超凡的法术和高尚的品德,不为世俗的荣华富贵所动,一心追求道的境界。

(二)五行之象

神话小说《八仙过海》直接借用八卦五行理论,表现出八仙各自不同的五行之象。韩湘子属于坎水之象,每逢人间大旱,为民众吹箫降雨,解除人间旱情。坎水之象代表着智慧、柔和与灵动。韩湘子的箫声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够召唤雨水,滋润大地。他的这一能力体现了他对百姓的关爱和慈悲之心,也展现了他在八仙中的独特地位。在民间传说中,韩湘子的坎水之象还与他的性格特点相呼应。他沉着、坚毅、抗压能力优秀,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能保持镇静。这种性格特点如同水一般,既能适应各种环境,又能以柔克刚,化解困难。韩湘子的形象特点不仅在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五、韩湘子的故事传说

图片

(一)韩湘子修仙

韩湘子出生于殷实之家,父亲是员外,母亲是大家闺秀,生活安逸逍遥。然而,韩湘子对读书入仕毫无兴趣,生性放荡不羁,爱喝酒,横笛技艺高超却不屑于读书。父亲为他娶妻,希望他能成家立业,但韩湘子在新婚之夜碰都未碰新娘,便一心向道而去。后来,韩湘子偶遇吕洞宾,被其点化,坚定了修仙的决心。他放弃了世俗的繁华,进入深山修炼,历经无数艰难困苦,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最终修炼成仙。

(二)韩湘子吹笛

韩湘子的横笛技艺在八仙中堪称一绝。相传,在二十岁回乡探亲时,他因留恋山川之色归隐山林,二十年后回到长安,衣衫破烂,行为怪异。韩愈让他与其他人一起读书,他却终日饮酒作乐。当韩愈质疑他的长处时,韩湘子拿出横笛吹奏。正值冬初,所有花都已败落,可在他的笛声下,花儿竟重新开放。这一神奇景象,充分展现了韩湘子横笛技艺的高超,也让人们对他的音乐才华赞叹不已。

(三)韩湘子出家

“韩湘子出家——一去不复返”这句歇后语,源于韩湘子出家后开始修仙。韩湘子本就有慧根,志不在科举功名,而是天生适合修行,带有仙风道骨。叔叔韩愈曾责怪他不务正业,但韩湘子不为所动。在韩愈被贬后,已成仙的韩湘子再次出现在他面前,那时韩湘子已出家。他亲自为韩愈破解了当初留下的两句箴言,从此踏上了修仙之路,不再回头。

(四)韩湘子化斋

韩湘子虽出身名门,叔叔是文豪韩愈,但父母早逝,由叔父抚养长大。韩愈为让他收心,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妻子小林英漂亮聪明。然而,韩湘子新婚燕尔便离开妻子去修仙。后来,他想念妻子,想回人间看看。于是,韩湘子把自己变成一个又老又丑、还有大瘤子的老头,一瘸一拐地去化斋。当他以这副模样出现在妻子面前时,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最后,韩湘子变回原来模样,夫妻相认。

(五)韩湘子渡妻

韩湘子成仙后,一日听闻人间的妻子林英患了重症,终日卧病在床。念及夫妻之情,他决定下人间为妻子医治。韩湘子摇身一变,化身成老郎中。他坐在家附近的凉亭中,正愁如何名正言顺地进入家中为妻子治病时,家中丫环梅香匆忙走来。韩湘子灵机一动,与梅香撞了个满怀。得知梅香是为请郎中给夫人看病,韩湘子自称行医多年,随梅香进入家中。为妻子把完脉,他发现妻子是思君成疾。韩湘子用仙力将草药混合,嘱咐丫环让妻子服下。吃了仙药的林英慢慢苏醒,但目光呆滞。一日夜里,韩湘子托梦给妻子,告诉她若想再相见,可以一道成仙。醒后的林英十分开心,在韩湘子的引导下前往茅庵,最终修行成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TOP